公司新闻

Company News

杨林董事长应邀西南医药电话会议——第一时间深度分析JUNO JCAR015临床试验事件

参会嘉宾:博生吉董事长杨林博士   安科生物证代李坤

联系人:朱国广/18696963379   周平/18983699690


专家介绍:

首先,我想说的是临床试验中出现患者死亡是一个正常的现象,不应该进行过度解读,这是我们应该秉持的心态。当然,我们要科学地分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死亡毒性,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。Juno有多个CD19-CAR-T的产品,包括JCAR015、JCAR017、JCAR014。其中, JCAR015是Juno的第一代CD19-CAR-T产品,采用的是CD28共刺激信号分子和逆转录病毒系统。而我们现在都知道了,CD28分子会导致更强的细胞毒能力。另外,JCAR015的技术来源于Sloan-Kettering癌症中心。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Sloan-Kettering的CD19抗体序列(SJ25C1)与其他公司采用的CD19抗体序列不同(FMC63),因此不能完全排除抗体识别表位的不同造成神经毒性死亡的可能性。Juno认为氟达拉滨可能是致死的主要原因,但这样的说法还需要更多的证据。选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,而不是单独使用环磷酰胺,是有可能导致对患者淋巴细胞更彻底的清除,使得患者体内缺乏诸如Treg细胞来平衡CAR-T的强大活性。但是,我们希望看到更直接的证据来证明氟达拉滨是主要因素。而且诺华、Kite等公司的临床试验却未见神经毒性致死的报道。

除了CD28、逆转录病毒、抗体识别表位、氟达拉滨的使用等因素外,Juno在制备JCAR015、筛选患者、毒性控制等方面是如何做的,也应该进行分析。

Q:Juno的JCAR017临床试验的进展和疗效?

A:JCAR017是Juno寄予厚望的新一代CD19-CAR-T产品,采用的是与诺华CTL019类似的41-BB共刺激信号分子和慢病毒体系。但更重要的是,Juno认为B急淋或者B-NHL患者的CD40+/CD8+比例失常,会使得制备好的CAR-T细胞中CD4+/CD8+细胞比例不恒定,疗效不易评估。因此,JCAR017是通过细胞分选,将CD4+CAR-T和CD8+CAR-T细胞按照1:1混合后回输,结果证明回输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,但同时淋巴因子风暴和神经毒性副作用却明显减轻,疗效还显著提高。

Q:神经毒性是否是CAR-T细胞治疗的共性?是否也会影响Juno、诺华的临床试验?

A:CD19-CAR-T治疗出现神经毒性是普遍现象。出现神经毒性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,但很有可能与部分患者神经元细胞也表达CD19有关,从而导致on target、off tumor的脱靶毒性。当然,神经元细胞表达CD19分子的报道还不多,需要看到更多的组织学证据来证明其表达。另外,JCAR015是针对B急淋患者的临床试验,而30-80%的B急淋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侵润。JCAR015在中枢神经系统里面的大量增殖与活性,也有可能是神经毒性死亡的原因。但是,我们还没有看到Juno公司对死亡患者入组前以及治疗后的病理报告

Q: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的区别?

A:慢病毒对CAR-T细胞的生存会有帮助。逆转录病毒对晚期效应T细胞的转染效果很好,这样的细胞其细胞毒能力更强。但是否是病毒载体的区别导致了患者死亡还不能马上确定。不排除是Juno在细胞制备环节,或者患者筛选方面出现疏忽。一般来讲,慢病毒作为表达载体被认为是更好的选择。

Q:此次事件对其他企业的临床试验会有何影响?

A:在Juno的临床试验有3名患者因神经毒性死亡之前,学术界和公司对神经毒性都不是很重视,基本上都认为神经毒性是可逆、可解决的。如果未来诺华等企业在临床试验中还是没有出现类似情况,那么很有可能就是Juno的JCAR015临床试验设计或者操作的问题,但由于没有具体材料,现目前还无法下结论。现在只能判断是Juno在细胞制备和患者筛选方面可能存在疏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Q:6000万精准医疗扶持资金的情况?

A:不是很清楚。

Q:国内细胞治疗的研究情况?

A:从发展势头来看,国内在数量上大有赶超国外的趋势,似乎在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。但实际上国外在创新方面要好得多,国内大多是跟随和拷贝。在产业化方面,国内的研究与规模更是差得比较多。

Q:魏则西事件之后,国内细胞治疗的进展?

A:魏则西事件之前,国内已经在大规模开展CIK和DC-CIK的细胞治疗,开展的医院近千家,但魏则西事件之后这些治疗就完全停止了,这对这些企业和临床单位影响是十分大的。对于原来一直开展CAR-T临床试验的单位来讲,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,大多只是暂停临床试验,应该会再次开启临床试验。

Q:魏则西事件后,细胞治疗监管从卫计委转向CFDA,目前是什么情况?

A: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通知说已经由CFDA监管。但如果我国要学习最先进的管理方式,美国作为国际上CAR-T发展最先进的国家,我们的CFDA应该学习FDA。国内有很多争论,究竟是按照技术管理还是药品管理,这样的争论主要是以前细胞治疗管理模式留下的后遗症。我个人支持按照新药来管理,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争端,理顺管理模式之争。当然,这样做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会产生阵痛,因为我国究竟有几家企业能够经得起类似美国FDA监管Juno公司这样的压力。同时,CFDA是否有足够的团队来进行这样的管理。而临床单位也很有可能只能从事一些基础研究,不得直接开展临床应用了。

Q:博生吉的研发进度如何?

A:产业化是CAR-T走向大规模临床应用的瓶颈。博生吉作为企业,在这方面一直十分重视。比如:能不能开发通用型产品,如异体CAR-NK或异体CAR-T,对产业化的实现非常关键。在魏则西事件之前,博生吉开已经开展了多例实体瘤的CAR-NK临床试验,也是国际上首次针对实体瘤开展的较大规模临床试验。这些临床试验为博生吉建立大规模制备体系、运输、临床观察,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目前CAR-NK是博生吉研究的重点之一。

Q:实体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?

A:博生吉一直十分关注实体瘤的CAR-T研发,投入了大量精力。国际上针对实体瘤的CAR-T治疗效果都很差,我们认为,实体瘤的解决出路不是靠单一靶点就能解决的,用照搬CD19-CAR-T的思路做实体瘤,是十分危险和天真的。博生吉希望以联合细胞治疗的方式,来打破实体瘤周围的免疫抑制微环境。博生吉目前已经开发了很多方案,包括借助异体CAR-NK细胞来实现这些目的,例如:不仅针对靶点,还要激活患者自身的TIL。

Q:实体瘤的未来发展方向是CAR-T联合其他治疗方案,主要是什么情况?

A:实体瘤治疗必须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。这其中也包括联合传统的放化疗和靶向治疗。这时候,我们所期望的放化疗就不是彻底清除肿瘤细胞,而是实现对部分肿瘤细胞的杀伤,释放更多的肿瘤抗原,让TIL获得更丰富的肿瘤抗原特异性。而回输的CAR-T或者CAR-NK细胞,则不仅担负着识别肿瘤的任务,还要能够同时激活DC、TIL,抑制Treg和M2等,这样才是实体瘤治疗的发展方向。

Q:公司开展过MUC1靶点临床试验,进展如何?

A:最近Carl  June在Immunity上发表文章,通过临床前试验证实了MUC1是一个优良的靶点。博生吉公司在国际上最先开展MUC1-CAR-T临床试验。CAR-T有很多副作用,存在安全性问题,要找到好的实体瘤靶点很困难。完全靠靶点表达水平的高低不能确保其安全性,因为在关键的正常组织器官的细胞表达的少量MUC1也会因受到CAR-T攻击而产生致命的风险。但MUC1同时是一个糖基化蛋白,其糖基化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是不一样的。因此,MUC1靶点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靶点之一。总体上看,博生吉的部分患者在局部肿瘤治疗上取得了完全缓解,大部分其他患者也出现改善。这些患者都是IV期,但是我们却观察到许多令人鼓舞的现象。因此,公司会继续增加临床试验患者人数,同时也会加大治疗的多样性,不仅要做单一靶点的细胞治疗,还要能要激活患者的TIL、打破免疫抑制微环境。

Q:国外TCRT进展如何?

A:主要是针对胞内抗原靶点。TCRT的抗原来源可能更多,选择性比CAR-T更广,但也存在安全性隐患,目前最成功的是NYESO-1靶点。其他靶点仍有可能会出现致命的副作用。

总结:大家不必对Juno的CAR-T临床试验被叫停而过于紧张,因为任何临床试验都可能存在风险。Juno后续肯定会出详细的分析报告,到时候可以再进行具体分析。

 

本文来源:西南证券